景山

招商网

景山招商网  >  景山招商动态  >  【泽视界】莱芜城市经济发展试析

【泽视界】莱芜城市经济发展试析

| 招商动态 |1970-01-01

如何看当前家乡的经济发展?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莱城区、钢城区和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雪野旅游区、莱芜经济开发区、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市共20个镇(街道)、1084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2246.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7万(2017),城镇人口占比62.58%。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17年,莱芜实现生产总值(GDP)89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人均GDP 65122元,比上年增长7.1%。

一、尚可的经济数据

莱芜市,作为山东省最小(面积和人口)、区位特征不明显的地级市,在当前钢铁、煤炭去产能,全国探索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今天,显得尤为迷茫无措。但是,尽管没有青岛、烟台那样体量巨大的经济,没有潍坊、淄博那样的工业基础,没有青岛、泰安那样的旅游资源,没有日照、威海那样的海陆交通,莱芜经济发展仍然可以说位于全省中游偏上的水平,人民总体幸福度和满意度同样可以说位居前列。但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前景黯淡的现状为当下莱芜经济的走向更添阴霾。

2017年,莱芜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96.02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未上千亿的地级市;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省7.4%的平均水平,增速全省第二(并列)。2017年全市人均GDP 65122元,比上年增长7.1%,低于全省的73068元,位居全省第九位,处于中游水平。

具体来看,莱芜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6.84亿元(占比6.4%),增长4.8%,持续低于全市GDP增速,但高于2016年4.1%,也高于全国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499.26亿元(占比55.7%),增长7.1%,低于全市GDP增速,并低于2016年的8.5%,高于全国增速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9.92亿元(占比37.9%),增长9.9%,高于2016年6.2%的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同2016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可见,第二产业仍然是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5.7亿元,其中重工业291.2亿元,占比86.7%;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19.2亿元,占比35.5%,同比下降14.5%。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50.1亿元,同比增长62.1%,占比14.9%,增速远高于2016和2017年,可见民营企业占比虽小,增长却非常快。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仍然以成品钢材、粗钢、生铁为主,全年生产量都在1900万吨附近,增幅保持基本稳定。钢铁在2017年继续去产能的背景下,价格迎来上涨,受益于此,莱芜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7%;利税总额120.33亿元,增长109.76%;利润总额72.54亿元,增长140.33%。

从2012年开始,莱芜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从2011年增速23.5%下降到2016年的2.7%。2017年,固投增速开始回升到5.5%,这得益于第三产业投资21.1%的快速增长(其中,住宅投资绝对值增长26.4%),而第二产业的投资仍在下滑。

2017年莱芜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8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按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6.5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2.5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与2016年相比大幅下降,城镇消费额增幅上升。

2017年进出口总额107.11亿元,比上年下降5%,进出口总额从2014年起持续下滑。其中,进口36.75亿元,下降23.4%;出口70.36亿元,增长8.6%。主要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出口37.14亿元,下降1.6%,占出口总额的53%,显示出“三辣一麻之乡”的“魅力”。

旅游业上,莱芜市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实现旅游消费收入68.3亿元,增长13.9%,多年来增幅持续稳定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总量仍然不够大。

全市财政保持预算收入低于预算支出的态势,两者差额多年来稳定在30亿左右,近年来有些微上升。2017年莱芜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01亿元,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77亿元,增长1.9%。(2017年,莱芜税收等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55487万元)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37.6万人,增长0.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039人,出生率为12.94‰;自然增长率为6.93‰。由此可见,2017年莱芜市出现一定的人口流出。查阅2013-2016年人口总数、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现,2017年人口外流相对增加,以往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总体来看,莱芜市人口保持基本稳定,经济总量稳定上升,人均GDP位居全省中游,各项经济数据基本可观。但目前仍未改变重工业城市的定位,且过于依赖钢铁产业。如下图所见,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速与钢铁价格相关系数较大。目前,旅游业仍在全市经济中占比较小,且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禀赋的限制,旅游业难以支撑全市经济。那么,随着山东钢铁集团的战略转移,以及国家去产能的继续推进,“钢城”可以依托?

下图中篮框内为2015年螺纹价格走势(周K线),纵观全图可见,GDP增幅与钢铁价格之间存在相关。

二、膨胀的房地产

站在北京中心城区唯一的高点——景山公园上纵观北京,众多写字楼摩肩接踵,欲与天高;站在青岛的浮山俯瞰青岛市南区,到处的住宅小区,搭配着星罗棋布的写字楼。到了莱芜,站在雅鹿山望着莱芜不大的市中心,几乎满目都是商品房。

这次回家,本以为全国房市冰冻的大背景下,小城市的房地产会有所收敛,但没想到地产的“高周转”时代,不受限价、限购政策束缚的小城地产更加肆无忌惮。几家中介的数据显示差异很大,但市区新盘价格基本开盘在7000元以上,城区新盘价格和雪野旅游区的新建商品房都已经破万。各家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莱芜房价仍然在继续上涨,同比涨幅应该在35%以上,(安居客显示,莱芜2017年10月二手房均价 7263 元/m²,同比上涨 36.04%;吉屋数据显示,莱芜2017年10月新房均价6264元/m²,同比上涨35.7%),涨幅高于青岛、济南等省内主要城市。而扪心自问:一个经济转型非常不明朗、政府财政非常拮据的五线城市,真的能够支撑起如此高的房价吗?

眼下,全市仍有诸多楼盘正在不断开工建设,而政府规划的城中村改造也不断释放出新的房源,目前全市住房面积应该处于饱和状态。通过观察可见,市区购房需要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婚龄阶层的刚性需求(结婚有房已经成为莱芜市的硬性“潜规则”),这包括市中心区居民和非市中心区居民两部分的刚需,目前来看,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持续推进和市区各街道村庄以往的旧村改造项目造成市区和郊区居民已经大多无需购买商品房,而主要刚需买房者来自非中心城区居民向城中心的转移。尤其是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由于农产品收入的不稳定和年轻人向城区产业的靠拢,婚房逐步选择市区商品房,这是刚需购房的主力;二是城区居民的改善型需求,表现在老旧住宅的转换和向学区房的靠拢等;三是投资型需求,这主要存在于近两年房价上涨期间的雪野地区和中心城区。但随着房价虚高,有价无市,人们开始趋于谨慎,投资型需求逐步下降。

根据2018年上半年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莱芜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64万平方米,增幅11.6%,增速较去年明显放缓,销售额36.95亿,增幅32.2%。(销售额涨幅大于销售面积涨幅说明房价在上半年继续上扬)另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下降,降幅27.9%,较2017年降幅更大。半年间,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了13.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完成投资40.32亿,同比增长26.1%,增幅是2017年的两倍,这与房地产销售增长减缓的现象不相称,存在地产投资过热的情况。

同时,2017年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53.44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668.14亿)的8%,低于全国的17.2%。但如果加上建筑工程投资的406,74亿,那两者的占比高达68.9%,远高于全国20%多的比重。算上98.25亿的安装工程投资,三者占规模以上固投的比重已经高达83.6%。事实上,房地产投资的53.44亿主要是土地购置费,而建筑安装才是房地产投资的主体。从中隐约可见整个房地产业的投资在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

与其他一二线城市不同,很多家庭的购房并非是依靠按揭贷款。而即便如此,居民部门的消费仍然受到挤压。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在商品房销售额翻番的另一面,是居民部门存款增长的放慢(2017年住户存款增长额29亿左右,远低于2016年的49亿),且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从2016年的19.8%骤降到2017年的10.8%。而正如前所言,乡村居民“进城买房”是城区商品房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即便没有按揭贷款的月供,房价上涨和买房仍然对居民消费构成挤压效应。

随着住房面积供大于求的格局逐步形成,未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将逐渐下滑。那么,作为GDP三大引擎之一的投资,将何去何从?

三、何以转型

如前所述,在当前钢铁去产能、山钢重心迁移的背景下,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是全市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实际上,这也是全省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钢铁产业仍然是全市经济的支柱,而房地产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对经济起到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房地产投资在当前为全市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住房面积的饱和,未来房价将逐渐滞涨而回归理性,如果济南合并莱芜属实,那房价基本上将有1000-2000元的情绪化上涨,但增长动力不足,尤其是人口的加速外流和产业的转移。因而,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实现政府部门去杠杆才是当下应该做的。

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招商引资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推动市内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更多便利。要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方便各类社会群体办事。

增加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出口。近年来,莱芜农产品出口增幅较快,要探索建立国有农场,或推动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农场,规模化种植“三辣一麻”,推动特色农产品高标准、严要求、好包装、高附加值,以出口为导向建立农产品产业基地。

稳步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构建以雪野为中心的全生态旅游区,面向济南、辐射全省,积极引进各类游乐园项目,推动农家乐等项目差异化、规范化运营,成立专门的旅游生态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旅游项目的推广、宣传、招商和服务。

房地产业要探索商品房开发与“城中村”改造等政策性开发相结合,适度控制新开工房地产项目,抓住“棚改货币化”的尾巴,积极申请棚改基金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货币化安置。

强调政策持续性和继承性。近年来,莱芜地委领导换帅频繁,几乎都将这个最小的地级市当成了政绩的试验田和晋升的踏板,目前这位也是明显下放地方的中央干部,不久也就回京晋升了。因而同样是湖北人来到山东,却没带来南派干部的雷厉风行,没实现YZS去青岛那样的赫赫功绩。但城市的发展策略必须持之以恒,今天的高新区就是正面例证,今天的张家洼经开区就是反面教材。发展战略需切忌人走政息,一帅一策。

总之,城市经济的转型非一蹴而就,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高瞻远瞩。说实话,才疏学浅的我同样看不到莱芜市的前景在何方,如何找到下一个支柱。没有旅游业的禀赋,没有高科技产业需要的人才,没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没有上级的鼎力政策,这大概是当下有人尝试与济南合并的初衷——同样迷茫,不知所措。

写在后面:

本想写一篇更加细致的分析文章,但动笔来还是困难重重,一方面是数据不够详实,统计局数据也不够,且难以寻找;二是自身经济学和会计学素养不够,缺乏分析能力。很多表面看到的现象与统计数据显示的并不一致,有很多思考难以得到数据验证,将来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本文写作时谣传济南将“吞并”莱芜设区,尽管官宣并未证实,但现在持续不见辟谣,说明已经板上钉钉。震乾泽坤堂将发文分析为什么我反对莱芜并入济南。

如有纰漏、问题,欢迎指正。

(完)

烟梦如斯

欢迎打赏

欢迎打赏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景山街道位于东城区,美丽的景山公园坐落于辖区内。... 更多

投资景山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建国门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    和平里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    前门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    东城区产业扶持政策

    景山土地出租出售     景山厂房出租出售     景山仓库出租出售     景山写字楼出租出售

    景山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